作者:李靜怡 黃睿飛 陽聰聰 吳攀 來源于:家長學院
最近網絡上出現(xiàn)了許多新興詞匯,其中“社牛”、“社雜”、“社恐”在生活中被頻繁提及。大部分同學僅聽說過這些詞匯,但不清楚它們的內涵。接下來小青就和大家一起聊聊這三個詞匯的具體含義,一起探索它們所代表群體內心深處的聲音。

(圖源:青媒記者團官Q)
一,揭開網絡流行詞的神秘面紗
膽小害羞的“社恐”
社恐:指社交恐懼癥,是一種以社交場合中以恐懼和焦慮情緒為特征的神經癥。而在大部分當代青年的生活中,社恐的意思發(fā)生了變化:它尚未嚴重到疾病的程度,更多指的是當代青年對社交的恐懼或逃避。
據調查,有37%的同學在團隊中總是充當小透明的角色,隱身于人群之中。還有近一半的同學閑暇時間喜歡獨自去自習室或在宿舍享受屬于自己的獨立空間。這也不乏成為當代大學生社恐占比越來越大的一大原因。

(圖源:鄒婷)
活潑熱情的“社?!?/span>
社牛:即社交牛逼癥,指的是與“社恐”所相反的一種社交態(tài)度。社牛群體往往都樂于社交,他們大都外向、不怕生且自來熟,能夠迅速與陌生人打成一片,擁有極強的社交能力。
據調查,有30%的同學喜歡和朋友結伴出去游玩,也喜歡用多元化的社交方式結交好友。還有47%的同學在團隊中是快樂的氣氛組或者果斷的領導者。小青發(fā)現(xiàn)喜歡與人結交朋友的同學往往會讓大家感到開心。

集社恐社牛于一身的“社雜”
社雜:即社交牛雜癥。顧名思義,社雜是社恐與社牛這兩種較為極端社交態(tài)度的中間狀態(tài)。有這種社交癥的同學往往會因所處環(huán)境而改變社交狀態(tài),他們在兩種社交態(tài)度中靈活切換。
據調查,65%的同學喜歡獨處和與人相伴的兼容模式,58%的同學表示線上線下的社交模式存在差異,68%的同學表示在生人與熟人面前所呈現(xiàn)的社交態(tài)度不一致......可見相當一部分同學的社交模式都是因情而變的。

(圖源:徐嘉欣)
二、悄悄告訴你,網絡新詞背后的秘密
性格各異的社交癥們的共同之處
雖然社交癥們性格各異,看似沒有關系,但其實他們有著共通之處。通過調查,小青發(fā)現(xiàn)約80%的同學屬于朋友社交類型,傾向于尋找志趣相投的朋友,渴望真心相待的親密關系。剩余的同學也十分認可這種社交態(tài)度與目的??梢钥闯鰺o論是哪種社交類型,大家的社交目的大都單純真誠:為了結交到心靈相通的朋友。同時小青發(fā)現(xiàn),無論哪種社交類型,他們都認可社交的重要性,哪怕是害怕社交的同學們,也認為適當?shù)纳缃豢梢詭椭麄兂砷L。
各種社交類型背后形成的原因
為什么當代大學生的社交意愿與態(tài)度會出現(xiàn)差異呢?據調查發(fā)現(xiàn)該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原因包含原生家庭、學校環(huán)境和社會背景等因素。其中,原生家庭對大家的影響最大。其中一位受訪者說:“家庭環(huán)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痹谡{查中,我們發(fā)現(xiàn)一條大致規(guī)律,家庭氛圍輕松愉快的孩子大多活潑外向;家庭氛圍緊張的孩子則大多沉默內向。其中,一位在社交中不怎么擅長表達自己的同學告訴我們:在與別人交流時,他總是害怕說錯話。因為在家時,稍微說錯一點就會被父母訓斥。由此可見,原生家庭與當代大學生社交性格的形成有著緊密聯(lián)系。

(圖源:黃鈺琴)
社交癥們的難題
在調查過程中,小青發(fā)現(xiàn)每種社交類型都有著屬于他們的社交難題,甚至在同一種社交狀態(tài)中,她們所面對的難題也不一樣。比如接受采訪的兩位對社交恐懼癥的同學:一位認為社??梢愿玫暮屯瑢W們打成一片,同樣也方便咨詢學習上不懂的問題。她表示希望自己可以變得更加外向,這樣有益于平日的生活和學習。另一位則喜歡獨處,認為社恐并不會對生活和學習產生什么影響,反而使她遠離了社交中出現(xiàn)的一些麻煩。但是,她并不喜歡大家對于獨處是被迫遠離社交的刻板印象,她希望大家以死板的標簽來定義一個群體。確實各種社交類型都有自己的優(yōu)缺點,我們需要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
對于大部分因所處環(huán)境而改變社交狀態(tài)的同學來說,他們更期盼擁有極強的社交能力。但由于自身原因,比如表達能力欠缺、面對過多陌生人會怯場等因素,而無法在社交中大方自然地交談。他們希望可以進一步提高社交能力,結交更多的知心好友。
對于有極強社交能力的同學而言,他們也有著自己的煩惱。有時候會因為他們平時表現(xiàn)的大大咧咧,在相處時就忽視他們的感受,有不禮貌的行為出現(xiàn)。小青在這里提醒大家,在與他人交流中一定要注意社交禮貌,掌握分寸~

(圖源:黃睿飛)
三、巴啦啦能量,變身為理想中的社交癥吧!
社交癥們使用魔法的秘訣
對于那些想提高社交能力的同學,小青告訴你們一個社交秘訣:保持自信!有了自信,才有勇氣踏出舒適圈,與更多的人相逢、相識、相知。
對于那些享受個人空間,卻被迫社交的同學們,小青堅定地告訴你:沒關系,這樣并不另類。在我們的社交需求滿足后,沒有必要隨大流去追尋自己不喜歡的事物,要堅持做自己。
無論是社恐、社牛還是社雜,小青表示希望每個人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社交方式,不要被刻板標簽所束縛。大家都可以在社交過程中放松下來,真正享受社交帶來的愉悅。最后,祝福每一位同學可以開心地度過每一天。
作者:李靜怡 黃睿飛 陽聰聰 吳攀 賀艷
責編:姜淑彥 譚舒月 林婉婷
上一篇: 中性風服飾為何得到眾多大學生選擇?
下一篇: 為何網絡用語在大學生群體中如此流行?
版權聲明: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作為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處理!轉載本站內容,請注明轉載網址、作者和出處,避免無謂的侵權糾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