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蘇鳳婷 來源于:家長學院

今天來談談社會公德,社會公德也可以稱為社會道德,在24字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不管是國家層面,社會層面還是個人層面,我們都能看到有關社會公德的影子。
什么是:
什么是社會公德呢?社會公德就是存在于社會中的公共道德,需要社會上的公民一起遵守。他不像法律一樣有強制性,但也是社會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社會公德的存在,幫我們建立起較為穩(wěn)定的人際關系和較為合理的倫理秩序。
怎樣遵守: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遵守交通規(guī)則,禮讓行人。買東西先來后到,不插隊。公共場所不吵不鬧。公交車上給老人或者行動不便的人讓座,這些都可以成為社會公德。但是要怎樣形成良好的社會公德呢?
1. 社會是由每一個人組成的,所以首先應該從個人開始做起,個人要對社會公德有一定的了解
2. 其次是父母,父母是孩子的第1任老師,家庭中要有良好的家教,良好的家庭教養(yǎng)是孩子未來發(fā)展的關鍵,日常生活中,父母應該有意無意的樹立孩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并運用到實踐當中。
3. 在學校,老師應該在教授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有關道德文化的修養(yǎng)。老師是孩子的第2任父母,老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產生不小的影響,作為老師要有一定的個人修養(yǎng),對學生形成表率的作用。
4. 在單位上或者社會中,一般這個時候我們都已長大成人,這個時候我們要自己學習相關的規(guī)章制度和法律法規(guī),以便更好的融入社會。
總結:
生活在這樣一個偌大的社會群體中,遵守相關的社會公德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古代不守婦道的人家是要被處死的,雖然在現在沒有死那么嚴重,但是一個人一旦觸犯了社會公德,那在社會上便很難生存下去,而且不止你會受到世人異樣的眼光,并且還會對你身邊的人產生影響。所以遵守社會公德吧!
上一篇: 談談個人修養(yǎng)
版權聲明: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作為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處理!轉載本站內容,請注明轉載網址、作者和出處,避免無謂的侵權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