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蒙璽宇 來源于:家長學院
6月3日,河南彭先生在微博發(fā)文表示,自己女兒彭美(化名)是河南大學大三學生,在5月17日突發(fā)身體不適,曾于當日上午10時27分撥打120求助,但因地址提供不清,120表示無法派車。17日中午,彭美的舍友發(fā)現彭美昏迷在宿舍,再次撥打急救電話后,120趕到學校并將彭美送往醫(yī)院,此時距離彭美撥打120已經過去約兩小時。(6月3日澎湃新聞)
彭美同學與120接線員的對話錄音在網上被瘋狂轉載,全程二十多分鐘的電話錄音都在訴說這彭美同學的難受和接線員不及格的業(yè)務能力。雖然女孩電話表示不清楚,一會兒說自己在河南大學明倫校區(qū),一會兒又說自己在鄭州,前言不搭后語,有時還會有長時間的不講話,可是這不就是急病重病患者常見的表現嗎。接線員對此卻沒有提高警惕,引起重視,還反復質疑女孩的表達能力。120接線員不是普通崗位,肩負的都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責任重大,所以他需要具備更強的危機意識和反應能力。很顯然,這名接線員并不具備,所以導致女孩失去了被救治的黃金兩小時。
同樣,老人、兒童或者是文化程度低的人、方言口音重的人,有時交流都會存在費勁的情況,何況是要問具體的地址呢。但是作為120的接線員,聽到電話里這粗重的呼吸,明顯不對勁的狀態(tài),不應該第一時間引起重視嗎,并且發(fā)現溝通時,也可以通過對話中依稀有用的信息進行搜索來確定位置。
互聯網技術不斷進步的當下,我們暴露在大數據網絡世界中毫無隱私,卻在撥打求救電話時無法被確定實時位置,這是否是一個值得反思的問題。無論是接線員還是定位技術,在日后都需要被審核和改進,讓急救電話和定位功能起到真正幫助人們的實際作用。
上一篇: 龍飛律師被停播:真正的積極是看過負面之后仍相信美好
下一篇: 淺析網絡成癮的具體情況和防治措施——以大學生群體為例
版權聲明: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作為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處理!轉載本站內容,請注明轉載網址、作者和出處,避免無謂的侵權糾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