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鄒致遠 來源于:家長學院
近日,“混元形意馬大師”的視頻再次走紅于鬼畜圈,視頻中他與48歲的業(yè)余武術愛好者王慶民切磋武藝,卻被對手在30秒之內連續(xù)k.o.三次,本是技不如人,輸?shù)舯荣?,可令人大跌眼鏡的是他竟在事后痛斥對手不講武德、搞偷襲,自己則是點到為止,沒有下重手。事實上網友們都能看出大師馬保國出拳毫無章法,是典型的“假大師”,而他的一番說辭不過是他的最后一塊遮羞布罷了。這件事雖是一個笑料,卻反映出了當今社會一個很嚴峻的問題:人們開始變得越來越趨利化,甚至為了所謂的流量開始各種作秀與包裝。
傳統(tǒng)武術作為中華民族的瑰寶,給人的感覺就是神秘、高雅。這種模糊縹緲的定義讓人們對傳武情不自禁地產生了一種崇敬之情,再加上武俠小說里各種天花亂墜的武林秘籍的描述,人們順勢對傳武充滿了向往。在這個時候,如果恰好有一個武學宗師闖入人們視線,群眾對于傳武的崇敬就會轉移到宗師身上,從而給這個宗師帶來大量的流量。在當今時代,流量就相當于知名度,相當于身價,于是不少人瞅準了這個發(fā)財?shù)拈T道,一時間各種門派的掌門、嫡傳、正統(tǒng)弟子紛紛嶄露頭角,出現(xiàn)了例如太極雷雷、太極閆芳等人物,江湖頓時風起云涌。在這“高手如云”的江湖之中,渾元形意派掌門馬保國以一手絕學“閃電九連鞭”從中脫穎而出,吸收了大量流量。至于這些“高手”可以走紅網絡的原因,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點:
一、大師們懂得包裝自己
就拿馬大師來舉例子,他先在英國開辦武館,將自己包裝成一個學有所成的武學宗師形象,為自己積攢聲望。同時,他借助他人名氣,花錢找英國泰拳王拍宣傳片,從而營造出自己輕松制服頂級拳手的假象。雖然自己的高手形象的表達邏輯上并不是很嚴謹,但在這個信息傳播迅速的網絡時代,只要能將事跡傳出去,總能騙取到部分人的信任,再通過這些人相互傳播,名氣自然就大了起來,流量也接踵而至。漂亮的包裝為假大師們增長了信心。
二、當今社會人們缺少辨識能力
這就涉及到了群眾的人均素質。大師們的忠實擁護者大部分是孩童或是自身文化素質有限的群眾們,他們對于“武術”存在著一定的幻想。這個時候,大師們的出現(xiàn)恰好滿足了他們對于“武術”的幻想,于是他們擁護著自己理想的化身,甚至有意地忽略了他們身上的明顯漏洞。有了這些擁護者,大師們自然是底氣十足,隔三差五叫囂著挑戰(zhàn)這個,挑戰(zhàn)那個,而當對方真正應戰(zhàn)之后卻一個個身體不便,用各種冠冕堂皇的理由來回絕挑戰(zhàn)。盲目的擁護者們助長了假大師們的氣焰。
三、網絡平臺暗中相助
縱使大師們吹噓能力再強,群眾再盲目擁護,沒有大師們展示的平臺,一切都是白搭。如此多的短視頻平臺,若要說沒有一個平臺察覺出大師們的身份經不起推敲,那斷然是沒人相信的,但對于這些平臺來講,大師們帶來了流量,為自己帶來了經濟效益,于是便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理會大師們的表演與作秀。正是因為有平臺的默許,假大師們越來越猖獗,甚至成為了一種風氣。視頻平臺提供了假大師們作秀的機會。
假大師現(xiàn)象以中國武術協(xié)會明令禁止武者以真?zhèn)鳌⒄崎T等身份自稱參加比賽后告一段落,但這類事件的產生還是與當今人們心境過于浮躁,總想劍走偏鋒獲取財富的心理密不可分。要想真正杜絕這種現(xiàn)象,關鍵還得加強對群眾”不勞不獲”意識的培養(yǎng)。
上一篇: 金錢教育須從幼時起
下一篇: 干了這杯核廢水?
版權聲明: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作為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處理!轉載本站內容,請注明轉載網址、作者和出處,避免無謂的侵權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