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賀嫣冉 釧梁玉俊 崔杰 王楠 來源于:家長學院
“一個喜歡XX的人,再壞也壞不到哪里去,這就是我的善惡觀,XX門!”繼“麥門”后,江湖中又誕生了眾多的門派:“懶門”、“反數(shù)門”、“瑞門”......大學生們奇奇怪怪的腦回路,整活了不少有趣的新門派,紛紛在朋友圈中尋求著“我們”。對于“X門文學”的廣泛傳播所引發(fā)的效應,湘大學子都有何看法呢?下面請跟隨融寶的腳步一起來看看吧!
一、揭秘湘大學子的獨特屬性:我是X門!
自“X門文學”開始在網絡上盛行之后,各式各樣的“門派”層出不窮,大學生們因為共同的愛好聚在一處,成為“同門人”。“貓門”、“菠門”、“炫門”、“反數(shù)門”……門門不同,五花八“門”。如此豐富的“門派”具體如何呢?讓我們繼續(xù)揭秘吧。
(一)“麥門”
“即使周四叛變,麥門依然會擁我入懷?!薄胞滈T”可以說是“X門文化”中最先產生的“門派”之一,所謂“麥門”,指的是喜歡吃麥當勞的人。據調查,在湘大學子中,有42%的同學是“麥門”的忠實信徒。

(圖為湖科大校內的麥當勞門店)
(二)“貓門”
“貓門”,指的是特別喜歡小貓咪的人。調查發(fā)現(xiàn),湘大學子中有30%的人都是“貓貓教”教徒,他們高呼“人類不能沒有小貓,就像魚不能離開水,貓門永存!”。

(圖為湘大校園內的小貓咪)
(三)“炫門”
“很乖,家人給的生活費沒有亂用,全炫嘴里了……”這就是“炫門”,數(shù)據顯示,有50%的湘大學子屬于“炫門”,在“門派之爭”中一舉奪魁。有點小錢就愛炫在嘴里的大學生,不得不說恩格爾系數(shù)屬實被狠狠地拉滿了。

(圖為湘潭某家店鋪的泰國菜)
(四)“湘門”
作為湘大學子,“湘門”是每一位學子的獨家記憶,也是每一位學子的共同歸宿,它給了每一位湘大學子仰望星空的勇氣。一個喜歡湘大的人,再壞能壞到哪里去,這就是我的善惡觀,湘門!

(圖為湘大南門的三拱門)
二、X門or“阿門”:探尋X門文化的源頭
X門文化“殺瘋了”!據調查,湘大學子中有85%的同學了解X門文化,更有48%的湘大學子玩過此梗,并參與到了“X門文學”的創(chuàng)作中。以帶有“宗教崇拜”意味式的語句來表達對某個事物或現(xiàn)象的喜惡的方式紛紛打開了大學生們的話匣子,在網絡上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熱潮。那么,爆火的X門文化是從何而來的呢?
X門文化的源頭可以追溯到 2015 年的“水門事件”,當時一位網友自稱是“水果姐門徒”,發(fā)表了一條關于水果姐的評論,并以“阿門”結尾。隨即引發(fā)了網友的圍觀和模仿,誕生了各種門派。后來,隨著網絡語言的不斷演變,X門文化也發(fā)展出了更多的變體,如以“X教主”、“X教”、“X教義”等為主題的語句。這些語句不僅傳達出年輕人積極參與和關注流行文化的熱情,也反映了他們對現(xiàn)實生活的幽默回應和諷刺。
三、親歷X門文學:門派文化中的“風風雨雨”
“X門”,更適合“湘大寶寶”體質的門派!一時間X門文學占據湘大學子們的心智,成為了學子們日常玩梗的剛需?!癤門文化”的表達內容不僅引發(fā)了大家的共鳴,還為學子們提供了情緒吐槽的出口。與此同時,X門文學也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湘大學子們社交需求。調查發(fā)現(xiàn),部分湘大學子認為X門文學為一群擁有共同愛好的學子們組織了一場“賽博狂歡”,和身處同一個“門派”的同學交談,就像是在和許久不見的老友敘舊,能夠更加快速地構建起信任和好感。

(圖為湘大“破曉”音樂節(jié)活動現(xiàn)場)
X門文學在舊文學中浴火重生,收獲了一批又一批的狂熱信徒。然而,一句句非善即惡的信條也讓不少人逐漸迷失了自我。在追隨著門派感召的過程中,部分人被精致的“利己主義”所擾,除此以外,X門文學中簡單粗暴的“非黑即白”評判標準也并非絕對科學。由此可見,在各式的“門派”標簽中還應當需要更多的自我體察和外界審視。

(圖為湘大校園內的學子)
從希伯來語的“阿門”到如今回歸生活的善惡觀,憑己而立的“門派”,既讓當代大學生們脫離了大是大非的干擾,又似粘合劑般讓一群群“網絡流浪漢”相聚,少了一分寂寞,多了一分溫暖。但歸根結底來說,我們的行為仍然依附于我們自己,對于“門派”的追求,既不能盲目狂熱,也不應過分偏見,只有保持淡定自信的心態(tài)以及開放包容的態(tài)度才能去真正領會其中的價值,找到屬于“我門”的人生信條。(責任編輯:馬文倩)
上一篇: 中學生被同學群毆致死,校園暴力何時能止?
版權聲明: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作為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處理!轉載本站內容,請注明轉載網址、作者和出處,避免無謂的侵權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