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饒丹 ? 圖/饒丹 來源于:家長學院

有這么一群人,明明有自己的身份,卻被民眾稱為“志愿者”、“義工”、“居委會大媽”等等莫名所以的稱謂;有這么一群人,放下了自己的小家,守護者我們的大家;有這么一群人,拿著可憐的薪資,做著與薪資不成比例的工作;有這么一群人,幫助了他人,自己卻承載著無比的壓力;有這么一群人,為了國家的發(fā)展,毅然走上這條“不歸路”;有這么一群人,為了工作走近兒童、老人、婦女,還常被人誤解,輕視。他們,就是社會工作者。
在這個行業(yè)里面,生活壓力、精神壓力、心理壓力都是必須要面對的。首先,生活必須要有物質基礎來保證,然而工資待遇低是不爭的事實。雖然北上廣等大城市里社工發(fā)展的比較好,民眾還是基本聽聞社工,但是生活成本太高,僅靠社工微弱的工資,恐怕自己的溫飽都成問題。所以很多的社工在做社工的同時還在兼任其他工作,以此來維持基本的生活。而小城市雖然生活成本低,但是社工發(fā)展就差太遠,政府都可能沒聽聞過社工,這讓社工的工作難以開展。事實上,不管大小城市,都存在著為數(shù)不多的社工。我想,這份堅持,就是愛吧。
其次,社會工作是一種幫助人和解決社會問題的工作。它幫助社會上的貧困者、老弱者、身心殘障者和其他不幸者;預防和解決部分經(jīng)濟困難或生活方式不良而造成的社會問題;開展社區(qū)服務,完善社會功能,提高社會福利水平和社會生活素質,實現(xiàn)個人和社會的和諧一致,促進社會的穩(wěn)定與發(fā)展。在我國社會工作不僅包括社會福利、社會保險和社會服務,還包括移風易俗等社會改造方面的工作。這些工作要求每一名社工必須要成為優(yōu)秀的傾聽者,聽著受助者的故事,自己心里所承受就越來越多,畢竟一個人的承受能力有限,可社會工作者依然守候在崗位上。我想,這份堅持,就是愛吧。
再者,社會工作的幫助對象最多的是兒童、婦女、老人、災區(qū)人民。每一個兒童的心理、生活都牽動著他們的心;每一個婦女的遭遇、悲苦都深深銘記在他們心里;每一位老人的淚滴,哽咽都被他們看在眼里;每一次災害,他們都親臨災區(qū),眾所周知,災后重建建的不是家園,而是心靈,而他們就擔任著建筑者的角色。角色的多變,事情的紛亂,壓抑著神經(jīng)。面對于此,他們沒有退出。我想,這份堅持,就是愛吧。
在我看來,社工需要具備至少五點要求。第一,愛心。因為社工不能讓我們發(fā)財,要想堅持做長久,就必須要具備愛心。第二,勇氣。有的時候社工自己都不知道需要面對怎樣的問題,這個時候就需要勇氣了去面對,去跟服務對象一起面對,一起去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第三,計謀。社工需要一套工作方法,不能有勇無謀,必須要有目標有計劃的進行工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愛心,博愛之心。心里沒有愛的人,又怎么會成為一名社工呢。
上一篇: 不是你記憶中的手游,但上癮的程度沒兩樣
下一篇: 農(nóng)大學子炎炎夏日送水感恩環(huán)衛(wèi)工人
版權聲明: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作為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部分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如果網(wǎng)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處理!轉載本站內(nèi)容,請注明轉載網(wǎng)址、作者和出處,避免無謂的侵權糾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