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來源于:家長學院
漢字也可以成為幼兒游戲的素材
在做漢字卡片游戲的第四個月,美輪子年滿一歲零六個月,這時候,母親稍稍改變了原來的做法。以前,母親擔心美輪子會弄臟卡片,把卡片放到了美輪子夠不著的地方。而且,在做游戲的時候,母親也很少讓她觸摸卡片。而現(xiàn)在,母親決定讓美輪子隨意觸摸卡片,把卡片放到她能夠的著的地方。開始,給美輪子的卡片有20張。美輪子看到后,十分高興。她先將卡片在地板上攤開,然后,就高興的玩了起來。或涂或寫或扔……
由于卡片常常放在美輪子的身邊,所以美輪子玩卡片的機會就自然多了起來。開始,母親每天陪美輪子玩卡片的機會只有一次。后來,父親高興的時候也陪美輪子玩。這對十分喜歡父親的美輪子來講,實在是一件求之不得的高興事。
等父母親給她念完卡片后,美輪子就會順手去摸卡片,把自己喜歡的一聲挑出來,然后說聲"哈依"就交到父母手上。父母發(fā)現(xiàn),美輪子挑出的卡片多是筆劃多的漢字,如"新聞"、"麒麟"、"友情"和"優(yōu)美"等。當父母把這些漢字念給她聽時,她顯得異常的興奮。雖然她還不能夠正確地發(fā)音,但是,她已經(jīng)開始自個兒讀卡片玩了。
在給心情不好的美輪子看卡片并念給她聽的時候,母親發(fā)現(xiàn)了意見值得注意的事情。
"為了讓美輪子開心,我給她讀卡片。盡管她顯得有些倔強,但還是跟著我反反復復地讀了。中間有一次,我把卡片翻到了背面。美輪子看到是白紙就沉默不語。看來,美輪子是先看漢字,然后讀,然后發(fā)音的。"
從開始做漢字卡片游戲的時候起,即使母親不是特別強調:"你說說看!",美輪子在模仿母親的讀音過程中也能自然明白:漢字有不同的讀音,而且讀音與漢字有著密切的關系。
讓小孩看漢字,然后由大人讀給她聽。這種事情十分簡單,而正是因為這種簡單的刺激,使孩子能通過自身的力量發(fā)現(xiàn)許許多多的事情。我想,這從美輪子的事例當中就可以略見一斑。
后來,美輪子母親還在不停地在做紀錄。其中有兩處紀錄可以證明:美輪子在半年的時間里在進行類 型認識。一處紀錄的是美輪子一歲零七個月的情形。"美輪子已經(jīng)記住漢字的上下,她能上下無誤的拿出漢字。"另一處紀錄的是美輪子一歲零八個月的情形。"美輪子曾讓奶奶陪她玩漢字卡片。奶奶不知道漢字的讀法,于是按照自己的讀法去念,結果,孩子露出不可思議的神情。"
對大人越簡單的漢字,對幼兒就越難
到美輪子一歲零九個月的時候,她已經(jīng)做了半年的漢字卡片游戲。從這個時候開始,父母決定讓她遠離卡片游戲,把所有的卡片收了起來。直到兩個月后,喜歡卡片游戲的美輪子才有重新玩上卡片。
當父母看到象美輪子那樣的幼小孩子能夠不斷記住新的漢字時,他們一定會十分高興,并產(chǎn)生給孩子"加碼"的念頭。而給孩子"加碼"則會使孩子產(chǎn)生壓力。之所以暫停美輪子的漢字游戲、讓她"餓上一餓",是因為父母擔心:自己的欲望會碾碎孩子自身的學習愿望,過分嚴肅氣氛會降低孩子的學習興趣。
在不做漢字游戲的兩個月里,母親通過時不時在速記本上寫漢字給美輪子看等方法,刻意培養(yǎng)美輪子對漢字的興趣。兩個月后,當父母重新拿出漢字卡片給美輪子看時,美輪子表現(xiàn)出令父母吃驚的記憶速度,很快記住一個又接的漢字。"饑渴"法在教育中的作用巨大,所以有必要痛下決心進行"饑渴"休整。
在美輪子一歲零十一個月的時候,父母又重新和美輪子一起開始漢字做卡片游戲。游戲的做法是:父母把卡片胡亂擺在地板上,然后讀其中一張卡片,接著讓美輪子找出那張卡片。
"在擺卡片的時候,順便讀其中的一張卡片。然后問:'在哪里呢?',于是四下里尋找,'啊,找到了'。邊說邊把那張卡片撿起。就這樣,拼命地找呀找,直到把自己所說的那一張卡片正確地撿出來。開始時,擺大約三十張卡片。等美輪子能猜對其中的二十張后,便又新添二十張。"
在前面說過,類型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做得愉快。從美輪子母親所做的紀錄可以看出:漢字卡片游戲使父母和孩子都得到了身心的愉悅。
"漢字卡片的別名叫'父母過分促進卡片'。孩子的記憶力如此之好,以至于連我自己都覺得孩子是天才。一聽到朋友或摯友對我孩子的極力稱贊時,我就心里美滋滋的。(雖然我知道每個孩子都能做到。)"
當美輪子滿兩周歲的時候,她的父親將上述的感想寫信告訴了我。
做漢字卡片游戲進入到第九個月后,美輪子記憶漢字的速度有了顯著的提高。即使是一個新的漢字,當父母給她念過兩、三遍之后,她也能記住。而且美輪子還能夠把自己所知道的漢字和發(fā)音結合起來。如:當卡片中出現(xiàn)"鼻"和"耳"的漢字時,美輪子能一邊指著自己的鼻子和耳朵,一邊將這兩個漢字的讀音讀出來。確實,美輪子所吸引的新事物在逐日增加。
這時候,美輪子已經(jīng)能夠讀出九十七張漢字卡片了。
據(jù)說,在九十七張的漢字卡片當中,既有大人覺得難學的"麒麟"、"斗魂"和"八面六臂"等漢字,也有孩子常常弄錯的"日"、"目"、"種"、"重"、"家"和"象"等漢字。雖然"日"和"目"等漢字是大人能夠輕易記住的代表性漢字,但是幼兒卻很難根據(jù)其類型認識力去識別。
從意義上來看,表示具體事物的漢字要比表示抽象概念的漢字簡單。這種看法只是大人的感覺而已。
但是,對于平生第一次看見漢字的嬰兒來講,無論該漢字是表示抽象的事物,還是表示具體的事物,其難度都是一樣的。
而當孩子長大到5、6歲以后,他們開始通過理性把握事物。這時候,他們會覺得:有具體意義的事物更容易理解。
在這里,請允許我談一下我自己的看法。由于在小孩進入幼兒期后,我們會不斷的教給他具體的事物。所以,在小孩尚未進入幼兒期時,我覺得,我們不妨多教給他一些抽象的要素。
上一篇: 掌控嬰兒智力的八個“高峰”
下一篇: 零歲教育(一)
版權聲明: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作為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部分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如果網(wǎng)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處理!轉載本站內容,請注明轉載網(wǎng)址、作者和出處,避免無謂的侵權糾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