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來源于:家長學院
在這起非法占用農用地案件中,檢察院作為公益訴訟起訴人向法院申請禁止令,請求禁止被告公司超范圍開采礦山毀壞林地。收到申請后,新絳法院立即派法官前往現(xiàn)場勘查。后作出裁定,禁止該公司在行政許可的林地面積范圍之外開采礦山毀壞林地。
“案件審理一般周期較長,而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是等不起的。如果等判決生效再去做,再重的懲罰也失去了意義。我們及時采用禁止令,就是貫徹生態(tài)保護恢復優(yōu)先的理念。”運城市中級人民法院環(huán)境資源審判庭庭長楊云芳說。
成立專門法庭,推動黃河流域文化保護工作法治化
山西全省現(xiàn)有不可移動文物53875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31處,居全國第一。因數(shù)量眾多、價值巨大、分布零散,保護管理相對困難。
黃河保護法于2023年4月1日起施行,其中“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作為專章出現(xiàn),對司法保護提出了新的要求。2021年以來,山西法院共審理黃河流域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案件192件,對437人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不斷筑牢文物安全底線。
山西右玉縣擁有豐富的古長城遺址,近年來發(fā)生了多起破壞事件。當?shù)匾淮甯刹客跄碁榉奖愦迕窀N,使用挖掘機在屬于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古長城遺址挖了一個豁口,構成故意損毀文物罪,被判處刑罰。
2022年,山西法院設立右玉長城司法保護基地,強化環(huán)資審判、法治宣傳、環(huán)保教育、生態(tài)修復和志愿服務等保護功能,保護文化遺產;還先后成立云岡文化保護法庭、聞喜河底文物保護法庭、應縣木塔保護法庭等專門法庭,有力推動黃河流域文化保護工作法治化。
“黃河流域是華夏文明的搖籃。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山西倡議》,為黃河流域生態(tài)保護和高質量發(fā)展提供更完備、更貼心的司法服務。”山西省高院院長馮軍說。
上一篇: 用法律的溫度傳遞為民情懷(一線行走)
版權聲明: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作為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處理!轉載本站內容,請注明轉載網址、作者和出處,避免無謂的侵權糾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