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來源于:家長學院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張建平說,中國為南方國家樹立了發(fā)展典范。中國參與南南合作不像西方國家那樣附加政治條件和要求,這為南方國家提升自身能力建設,提升發(fā)展水平和發(fā)展效率提供了機遇。
消除貧困是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zhàn)。作為世界上減貧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對全球減貧貢獻率超過70%,創(chuàng)造了世界減貧史上的奇跡。中國減貧工作已成為越來越多國家和國際組織的研究樣本。
面對全球氣候變化挑戰(zhàn),2015年,中國設立200億人民幣的“中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自2016年起,中方在發(fā)展中國家啟動10個低碳示范區(qū)、100個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項目、1000個應對氣候變化培訓名額的合作項目,實施了200多個應對氣候變化的援外項目。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朱民對新華社記者表示,中國在碳中和宏觀管理、技術創(chuàng)新、新產業(yè)布局方面積累了經驗和技術,目前中國光伏制造業(yè)占全球產能的90%,并且是全球風電設備和電動車的重要來源國。“在碳中和方面推動發(fā)展中國家綠色轉型,中國大有可為。”
與會的斯里蘭卡外長薩布里表示,自從中國投資當地并開展基礎設施建設以來,斯里蘭卡經濟實現(xiàn)了顯著增長。南南合作是共同推動解決全球挑戰(zhàn)的重要機制,中國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
南南合作的“中國樣本”,從全球發(fā)展的視角,為廣大發(fā)展中國家提供了啟迪與借鑒;從長遠來看,更為全球治理探索出不同于西方的新模式和新路徑。(記者張淼、許蘇培、白佳麗、王暉、張宇琪)
上一篇: 鼓嶺故事回響不絕 見證中美民間友好交流
下一篇: 新華時評 | 中國的好人緣從何而來
版權聲明: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作為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處理!轉載本站內容,請注明轉載網址、作者和出處,避免無謂的侵權糾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