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來源于:家長學院
當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各種矛盾和挑戰(zhàn)交織,和平赤字、發(fā)展赤字、信任赤字、治理赤字有增無減,人類社會正站在十字路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亟待各國領導人拿出治理全球經濟的藥方和謀求持久和平的妙招。
世人期待的目光投向了5月中下旬在東亞召開的兩場峰會。5月18日至19日,在習近平主席親自主持下,首屆中國—中亞峰會成功舉行。中國與中亞五國的領導人相聚古絲綢之路東方起點西安,共話團結合作,續(xù)寫千年友誼,譜寫攜手建設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的新篇章。幾乎在同期,5月19日至21日,西方七國集團首腦齊集日本廣島,品嘗福島食品,憑吊核爆舊址,重彈地緣政治和拱火澆油的老調。
對比兩場峰會的發(fā)展歷程和未來前景,一個似旭日東升,代表人類的明天;一個如日薄西山,實是昨日的黃花。
中國與中亞五國是友好鄰邦和全面戰(zhàn)略伙伴,雙方關系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廣泛的現實需求、堅實的民意基礎,在新時代煥發(fā)出勃勃生機和旺盛活力。政治互信水平高,《西安宣言》宣布攜手構建更加緊密的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同時雙邊命運共同體在中亞實現全覆蓋,進一步彰顯了六國在更高水平、更高標準、更高質量上開展合作的意志和決心。經貿合作動力足,中國與中亞國家建交30多年來,構建了內涵豐富、充滿活力、互惠互利的經貿關系,貿易額增長約100倍。截至2022年底,中國對中亞五國直接投資存量近150億美元。雙方共同實施了一批油氣采礦、加工制造、互聯(lián)互通、數字科技等領域合作項目,給各國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雙方友好合作關系進入一個嶄新時代,惠及地區(qū)乃至世界人民的成果將不斷涌現。中國與中亞關系創(chuàng)造了一個黃金30年,還將打造下一個黃金30年。
上世紀70年代初,為應對石油危機和經濟衰退,幾個西方富國成立七國集團。此后,七國集團年年相聚,協(xié)調宏觀經濟政策,對全球發(fā)號施令。如今這個富國俱樂部雖然成員未改,但早已夕陽西下、風光不再,GDP占全球比重從70%降至45%。這七國自己頭上的癩子都抓撓不過來,有的患了這樣或那樣的病,“英國病”“日本病”纏身,有的是政府快揭不開鍋了,總統(tǒng)在這邊開著會,心里還惦記著國內債務上限危機,生怕“皇帝的新衣”被揭穿,“摩托”變“單車”。連自己的“家事”都搞不定,又如何“指點”世界的“江山”?歸根到底,拿不出實招解決自身痼疾,不去挖自己的病根,全賴別人帶來風險,只能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
中國與中亞國家以開放包容的眼光看世界,滿眼是合作的機遇和前景;七國集團戴著冷戰(zhàn)“有色眼鏡”看中國,拉幫結派分裂世界。
中國—中亞機制屬于六國,也面向世界,促進的是共同發(fā)展與繁榮,追求的是光明未來與美好生活,體現的是立足自身、胸懷天下的責任與擔當,期望的是與國際社會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zhàn),共護和平、共促發(fā)展。中國同中亞的合作不針對任何第三方,也不受制于第三方,不搞封閉排他的“小圈子”,更反對集團政治和冷戰(zhàn)對抗,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代表了合作力量的壯大、進步力量的增長。
再看七國集團峰會,被美國帶節(jié)奏,操弄涉華議題,炒作“債務陷阱”,靠抹黑中國刷存在感。會議充斥對抗、脫鉤、打壓的算計,充滿霸權主義和叢林法則的色彩。正如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所說,七國集團嘴上唱著“邁向和平、穩(wěn)定、繁榮世界”的高調,干的卻是阻礙國際和平、損害地區(qū)穩(wěn)定、壓制他國發(fā)展的事情。開歷史倒車,企圖堵別人的路,最終只會堵死自己的路。
中國—中亞峰會聚焦共贏、兼利天下,近者悅,遠者來;七國集團已成一家門戶私計,被賣還要幫忙數錢。
十年前,習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這是中國為國際社會提供的重要公共產品。中亞是“一帶一路”首倡地,“近水樓臺先得月”,率先嘗到甜頭,雙方合作成果看得見、摸得著,民眾分享得到。峰會期間,中方宣布了一系列重大合作倡議,包括擴大雙方經貿合作,升級雙邊投資協(xié)定,全面提升跨境運輸過貨量,支持跨里海國際運輸走廊建設,推進中吉烏鐵路項目,建立中國—中亞能源發(fā)展伙伴關系,推進在中亞魯班工坊、傳統(tǒng)醫(yī)學中心建設,加快互設文化中心,推動開行面向中亞的人文旅游專列等,還宣布向中亞國家提供總額260億元人民幣的融資支持和援助,為推動共同發(fā)展注入了新動力,為深化互利共贏開辟了新前景。
上一篇: 外媒:中國在航空和汽車領域頻頻得分
下一篇: 福島核污水排海設施今天起試運行 日本漁業(yè)人員堅持反對
版權聲明: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作為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處理!轉載本站內容,請注明轉載網址、作者和出處,避免無謂的侵權糾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