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來源于:家長學院
原標題:東湖旅店的紅色記憶:小小旅店竟是粵港大營救的中轉站
當漫步在繁華的廣東惠州市東平大街上,一座歐陸風格的老洋房可能會引起你的注意。建于1935年的東湖旅店在現(xiàn)代建筑群中顯得非常醒目,高大的門面、古老的磚墻和歐式風格的豪華裝飾,讓人想駐足感受它的韻味。走進屋內,也許還會大吃一驚,小小的旅店竟承載著一段驚人的歷史——“粵港秘密大營救”。這場營救被茅盾稱為“抗戰(zhàn)以來最偉大的搶救工作”,是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造的一個震驚中外的奇跡。

1941年香港淪陷,日本侵略軍大肆搜捕進步的文化界人士和愛國民主人士,有800余人被困香港,處境十分危險。中共中央和南方局對此極為關注,在周恩來的指示下,東江游擊隊迅速組織展開了秘密營救。這場營救歷時200余天,行程2萬余里,遍及十幾個省市,營救出愛國民主人士和文化名人800余人,其中何香凝、鄒韜奮、茅盾等眾多愛國人士獲救后都下榻在東湖旅店。

歷經千辛萬苦從香港逃出來的愛國人士在東湖旅店里過著怎樣的生活?1942年除夕晚,第一批被營救的文化人士茅盾、胡風、張友漁等20多人來到東湖旅店住下。大年初一,盧偉如弄來了兩條魚和兩只雞,茅盾夫婦為了感謝營救人員,還親自下廚為大家烹飪了他們家鄉(xiāng)菜——浙江口味的“風味雞”。幾十名文化名人以及部分參與營救的人士,就這樣吃上了除夕團圓飯。離開惠州后,這批文化名人沿江北上抵達老隆、韶關等地。直至1942年11月22日,最后一批營救人員幾經輾轉抵達蘇北解放區(qū),這場大營救才得以勝利完成。
東湖旅店歷經了70多年的風雨歲月,當年的驚心動魄與硝煙味道已經散去,留下一座洋樓在鬧市中默默訴說著過往。2019年初,東湖旅店正式對公眾開放,如今已經成為惠州重點紅色教育基地,大批游客以及革命先輩后代到館參觀緬懷。重溫東湖旅店的故事,感受生生不息的紅色基因?;赝^去,粵港大營救的革命故事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放眼現(xiàn)在,我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艱苦奮斗所取得的偉大勝利來之不易。(總臺央視記者 孫冰 張逸凡)
上一篇: 大灣區(qū) 大未來|新潮又古老!年輕的深圳竟藏著一座千年古城
下一篇: 乘風破浪大灣區(qū)|五邑僑鄉(xiāng)“賣子抗敵”里的家國情
版權聲明: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作為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處理!轉載本站內容,請注明轉載網址、作者和出處,避免無謂的侵權糾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