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來源于:家長學院
在即將當外婆,迎來小外孫的進程中,一個人的身影時不時出現(xiàn)在我眼前,那就是我的婆婆。她不幸過早離世三十年有余,我從沒去她墓前獻上一束花,然而我對她的懷念與日俱增,在我看來婆婆也是媽這句話不對,我的婆婆比親媽對我還好。
我大學畢業(yè)前得了急性肝炎,被隔離在中山醫(yī)院傳染病房,不能見任何人。然而每周在醫(yī)生與家屬見面后我總被告知我媽媽送好吃的來了,這個媽媽就是我未來的婆婆,我也一直是叫她媽媽的。為了見我她繞到墻外,在磚的鏤空處和我見面,問長問短。她每周都來,直到我一月后出院。半年后我病一好,就去青海海南州醫(yī)院工作。
我的女兒就是在這家醫(yī)院出生的。她在半歲多得了肺炎,因高原缺氧而心臟肥大,我們不得不和婆婆商量送到上海。婆婆本來是不想帶孩子的,但很爽快地答應了我們的請求。從此我的女兒燁燁就成了她的心頭肉。她用老家的昵稱叫燁燁“寶香”。我回青海以后最大的盼望是收到婆婆的信,奶奶的寵愛和暖暖的心全表達在她的家書中。我會反反復復地讀,讀到燁燁點點滴滴的成長,牙牙學語,蹣跚學步……常常邊讀邊流眼淚。
在燁燁一歲半時我回到了上海。我無比感激在9平方米的空間里婆婆和明芳給了燁燁最好的生活環(huán)境,她胖嘟嘟的笑臉是那么可愛,健康。5歲時因為生病,燁燁離開了全托幼兒園又住進了奶奶家。每次我去,不僅幫不上忙,婆婆總是燒了好菜等我來吃。如果我未通知突然去,她總是在吃剩飯,而燁燁的菜是新燒的,總是有肉的。聽燁燁說到“奶奶說她喜歡吃剩菜”,我不禁含淚無語……
院-1024x320.jpeg)
在婆婆嘴里燁燁總是最好的,無以復加地寵愛和呵護。有意思的是,后來婆婆有一次從老家回來,我看到她蠟黃的眼球,斷定她得了肝病,把她送到中山醫(yī)院檢查,當場就被收住院了,也住在八年前我住過的病房。我當時正是中山醫(yī)院的醫(yī)生,于是下了班就像她當年一樣去傳染病房的墻外在磚的鏤空處和她見面。這是我唯一一次對她的照顧,而她對我的照顧數(shù)也數(shù)不清。
婆婆每次乘公交車來看我們的時候總是帶來好吃的東西,如果我不要,她就說這是燁燁愛吃的,我必須接受。其實我喜歡她做的所有的菜。記得她做的鮮肉豆干冬筍湯圓,是天下最好吃的湯圓,直到現(xiàn)在一想起來都要流口水。人說婆媳關系最難弄,但我們從沒紅過臉,我們常常是因為不想給對方帶來太多的麻煩推推讓讓。她對我的愛超過了一個母親,而且從不求回報!
都說婆婆也是媽,在深切想念她的時候,我也常常為自己沒有給她任何照顧,而總讓她為我們操心而自責。在失去她以后,生活就完全變了。我常常會想起她的疼愛,也非常感激兄弟姐妹們給我的溫暖?,F(xiàn)在婆婆疼愛的燁燁要做母親了。我怎樣當好祖母?婆婆就像一面鏡子,她的善良,無私,全身心的奉獻如一股暖流在我心中流淌……希望婆婆能聽到我的心聲,祝福她在天國安寧,快樂!
本文由《婆媳網(wǎng)》(https://poxi365.com)轉載自新民晚報。
上一篇: “中美文化差異”不是婆婆打兒媳的借口
版權聲明: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作為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部分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如果網(wǎng)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處理!轉載本站內容,請注明轉載網(wǎng)址、作者和出處,避免無謂的侵權糾紛。
